996?对于律师来说完全、绝对、不存在这个问题!| 生活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每青在美国 Author 每青
作者 | 每青
来源 | 每青在美国
编辑 | 月半
这几天马云谈996的事好像铺天盖地都是,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实在要披衣起来跟大家讲讲这个事情。
在全美一百强的大律所里,「996对错与否」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不存在!
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看招工时的实战事例吧:
那一年,我跟着两名合伙人代表我们事务所去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法学院招生(有没有一种下江南选秀女的愉悦感?Hiahiahia!),面试了二十多位学子。
其中有一位同学很可爱的问了一个问题:
「律所的工作时间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这位同学问的很可爱呢?
因为可见她对大律所的生活状态一无所知。
这个问题若要直接、真实的回答的话,答案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没有所谓“工作时间”,因为全天、每一天,都在备战状态,随叫随到。包括合伙人有事找你、比你高年级的律师有事找你、客户找你、准客户找你,所里都是期望能够秒回的。
或者,可以总结为007,零点到次日零点、一周七天。完全没有下班的时候。既然没有下班时刻,当然也就没有上班时间了。」
当然了,我怎么会这么讲呢?这不是直接砸我们人事部打出的「工作生活平衡」招牌么?
不光只我,所有正常的去校园做招生工作的人都不会告诉学生们这个事实的,除非成心给东家捣乱。
所以,我就间接、真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因组而异。你不用担心过早,到时候只要跟你所选择的业务小组同事们保持差不多的工作节奏就好啦。”(此处要点头、派发定心丸微笑一记)
是不是特别令人放心?
如果他们都是007,你就007嘛。很简单。
皮球就这样踢给了夏季实习时该同学的同组律师,以及靠「准秀女」自己观察的功夫了。
当然也有同学稍微狡猾一点的,直接这样子问:
“每青律师,你的日常工作时间是怎么样哒?”
这个,首先呢,就表示该同学比前面那位备选小主更会提问。
会提问题,是律师蛮重要的一个素质。这句话问的呢,就相对比较不容易被一个皮球踢走。
不过其次,也依然代表了,该同学对于律师事务所(至少是大所)生涯的了解不足。(再不然就是故意跟面试官耍心眼逗闷子了。)
如果全面、真实的回答他这个问题的话,答案是:
“没有所谓的日常工作时间。我有时连轴转三天,因为要跟进北美和亚洲两头的案子;有时会需要取消早已经请好假、计划好的旅行,酒店机票都作废,因为客户那边的情况改变了。”
“任何时候,老板电邮说‘你能不能来所里一下?’ 都要马上、即刻、飞身出现在办公室。所以我搬家住到律所办公楼对面的公寓,同样的单元,选楼层低、靠电梯近的那一套,可以节省早上两到八分钟时间。而且一旦电梯坏了,还方便脱了高跟鞋从防火楼道跑下楼赶去办公室。”
“爱周末夜蒲的话,得有半个小时内醒酒的本事,以及能理解你随时可能瞬间消失的朋友。”
“一周想出50个小时的billable hours(有效工时),即所里对于新律师最基本的期待了,达不到是没有年终奖金拿还可能会被辞退的的话,实际上的工作时间常常要到70-90小时。那些出了一周100个小时有效工时的牛人,他们可能实际上花了120小时。”
当然啦,也不可能就这么吓走备选小主啊!还要不要完成任务、选人进宫所啦......
所以我片面、真实的回答见下:
“我有时早上端着杯抹茶拿铁,十点半才晃到办公室”——比如三百天以前那一个周日;
“有时候相对不忙,晚上六点就下班了”——比如前年感恩节;
“个人的兴趣也可以见缝插针的兼顾到”——比如一年能挤出个二十到三十五分钟写作。
“当然我们组比较灵活一些,并不是所有小组时间安排都一样的,还是要看你自己选择跟着哪一个业务组。”
是的,又转回了:夏天玉帛相见时,小主你自己留心观察自然就懂本宫言下之意了。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大概也清楚了,去面试时,就学精些,根本别问这种问题吧。请谅解面试官们都是“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能)说”啊。
为什么?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最基本的职场道德嘛。(其次,常常还有面试律师跟HR人事部小姐姐们的私人情谊在里面。我那一次就是临时被人事部的朋友拉去助阵的,总不能拆人家的台吧。)
总之一句话:大家相信我,面试律师真的不是来聊天的(哪怕包装成“casual chitchat/coffe hour”——即非正式的闲谈/饮咖啡环节)。被派去接触学生们的招生律师,拿着律(宫)所(中)的钱,当然只能来替律(圣)所(上)做正面、积极的宣传。
所有负面东西,都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既不能说假话,又得要哄小主你开心、好在被多家律所同时录取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我司。真的也不容易做......
稍微扯远讲个相关的一点哈:律所面试中,有许多事都是小主们心知就好了,不用问也不必说的。
好像有一年,遇到过一个哈佛法学院的同学,壮志豪情的声称自己就中意天天连轴转的工作!
“你的意思是说并不介意对不对?”
我马上想替他圆缓圆缓,当时是双人面试,除了我还有一位更资深的律师(就是咱们以前提过的鸭梨山大同学),他极为聪明,又是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
可这位小主并不顺势下台阶,还斩钉截铁的又说了一遍他就是喜爱这种搏命中的感觉......
这个,也矫枉过正了哈。
你说,这叫不爱「连轴转」却不得不连轴转的面试律师们怎么想呢?
“这个秀女是在讽刺本宫懒惰么?贱人就是矫情!”
家里有好几个孩子、恨不得快点回家跟儿女团聚的鸭梨山大律师从鼻子里冷哼一声,我坐在边上都能感觉到他正在翻华妃款招牌白眼。
完了。想救这位小主都救不回来了。
果然,鸭梨律师后来在面试报告上大书了一句「为人浮夸、讲话不实」的评语......
我替那位同学觉得有些冤枉。其实,能够看得出来,他是给自己洗脑打鸡血已经到了极致了。至少,我个人的直观感受是,他当时是真心那样想的,并没有不诚实。
只是,缺乏面试技巧......
不过这位小主因为学校够好,分数够高,硬件够强,加上那一年所里需要平衡从哈佛耶鲁两校招生的人数,竟然还是入了我所的夏季实习班。
按照这一款性格,大家已经可以想像该小主入宫后将会是如何历尽磨折、悲惨的一塌糊涂吧......这个故事有空了咱们再单另讲哈。
反正呢,大所工作就是这样的情况。市场经济,一切都是由供需决定的。
既然开出这么高的薪金,一个二十五岁毕业刚刚从校园出道、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就可以拿十九万美元起薪再加年终奖,的确是比同年龄的许多其它职业选择,包括咨询业、投资银行、和医生,都要高薪了,削尖脑袋想去的毕业生又这么多,当然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做的觉得太累了,感觉上付出与收入变的不平衡时,大可以走人。
从大律所去业界做内部法务顾问的就是一大出路。
通常会清闲个十倍,闲到人耳冒油花、不知所措.....
然后呢,薪水也通常会有所降低。
举个例子吧:
五年级律师,在纽约大所里年薪加奖金是三十万美元;去到外面(比如美资的投资银行)做法务顾问能有这一半的年薪已经不错了。(法律界工资高开低走是很正常的事,大家不用介怀。就像医生是先苦后甜一样,行业特色罢了。)
这条出路,许多人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同时,也还是有许多优秀的律师主动选择离开大所,去公司、银行里做顾问;甚至离开法律界,转行做别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梦想,兴趣,家庭,个人健康,种种考量。
对了,顺便说一下啊:
美国不像一些欧洲国家、日本和中国,是没有所谓的「劳工合同」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at will employment”(“自愿雇佣”),不开心了可以随时走人;当然东家不开心了也随时炒你鱿鱼,没有违约一说。(我个人觉得这一点很棒,很自由嘛。)
所以,虽然目前的趋势是,每家律所人事部都迫于政治正确的压力要打出“我司极为重视工作生活平衡”这个旗号,个人认为,同学们对于这种官话还是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这是本篇的吐血大实话了......各大所的人事部小姐姐们别追打我哈,你们不生气的样子最好看啦!【捂脸】)
能够日日睡到自然醒,起来了去躺在沙滩上玩自拍、晒太阳,还拿三十万美金的工作,相信我,虽然有可能是存在的(比如网红小姐姐的最红巅峰期??),但一定不是律师事务所【笑着流泪】。
想混大律所,都得是钢筋铁骨007。
纽约就时不时有年轻大所律师过劳死、或者犯心脏病的新闻。
但是,依旧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不断有热血新人(比如我们那一位“就喜爱这种搏命中的感觉!”“你不让我连轴转的工作我就跟你拼了!”的哈佛小主)涌进来。
早上在世贸、华尔街口站一站,你将看到无数西装革履的斗士以最快的步伐冲进各个大楼里工作。
他们昨晚可能只睡了两、三个钟头,可能跟亚洲区开了一夜的电话会议,可能写了几百页的报告赶在一早五点递进证监会,但是九点钟一样要神采奕奕没有倦容的来上班。整个纽约金融区就是这样运转的。
是的,没有人想在电梯里听新律师抱怨“太累了”。
不喜欢宫中箭在弦上、时时刻刻候诏的紧张生活?大可以选择离开嘛。
觉得给事务所干活被剥削了?
那么可以去自己创业啊。
(创业简直不要比给东家打工困难、艰苦上个一百倍啊亲......有空再跟大家聊我悲催的创业故事。)
或者千年媳妇熬成婆,自己有幸当了合伙人以后,也体验一把当“资本家”的感觉。(皇后、皇贵妃位置难做,是真的。请大家相信她们的压力和艰苦只有比刚入宫时更多。只是她们这些“穿着普拉达的恶魔”,是一定不会在宫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的。)
至少,有“当一回007、进大所、赚钱长见识学东西”这个选择项目存在,还是比压根没的选择,要好的。是吧?
——END——
更多有趣
请戳一戳